藥王脈學重要藥理原則:小隨大走原則

藥王脈學重要藥理原則:小隨大走原則


作者:陳建元


小隨大走原則指的是藥物的臨床規律。古代的長期用藥經驗累積下來後,古人發現藥物不但有歸經的現象,而且有小隨大走的現象,這是用藥必須注意的地方,否則脈象就是把對了,療效依然很差。什麼是小隨大走呢?意思就是小量的藥物會跟著大量藥物的所歸經絡而走,也就是小的會跟著大的走。


如單獨下黃耆2錢,此時黃耆主要歸入肺經補肺氣〈黃耆歸經主要在肺經,但少量會流入脾經,再更少量會流入肝經,也就是說,可歸肺脾肝三經,但流入的比例不相等〉。如單獨下何首烏5錢,此時何首烏主要歸入肝經補肝血。如果把二者混在一起呢?根據小隨大走的原則,黃耆2錢會被何首烏5 錢牽著走。意思就是本來黃耆有2錢補肺氣的力量,現在因為被何首烏牽著走,它補肺氣的力量就削弱了,可能只剩下1錢的力量。於是兩者同下的結果,就變成黃耆1錢用來補肺氣;黃耆1錢分去補肝氣;何首烏5 錢補肝血。這就叫做小隨大走原則。


小隨大走原則很重要,很多的醫書沒有特別強調,是一個被遺漏的地方,因為開藥時,一定會混雜一隊藥,如果不注意這個原則,效果會很差。譬如要治肺經的疾病,結果開出的處方分析起來,入肺經的較少,入其他經的較多,則根據小隨大走原則,你所開的藥物會被其他經絡分散帶走掉,導致最後進入肺經的藥物比例其實不多,結果當然就是肺經的問題改善效果不佳。參考第第6263條。


但要注意,小隨大走原則,並不違反歸經的原則,而是在歸經原則下的一種變化。譬如生石膏6錢(石膏常規用量是516錢不算大),這樣子直接下藥時,因為石膏歸入肺、脾胃,所以我們可以大概粗算3錢入肺清熱、3錢入脾胃清熱的效果。


如果開生石膏6 + 黃耆3錢時→→→因為黃耆主要引入肺→→→→結果粗算會變成有生石膏2錢入脾胃清熱,4錢入肺清熱的效果。

如果開生石膏6 + 黃耆1→→→黃耆引入肺的力量會更大→→→→結果粗算會變成有生石膏1錢入脾胃清熱,5錢入肺清熱的效果。

如果開生石膏6 + 白朮3錢時→→→因為白朮主要引入脾胃→→→→結果粗算會變成有生石膏4錢入脾胃清熱,2錢入肺清熱的效果。

如果開生石膏6 +白朮1→→→白朮引入脾胃的力量會更大→→→→結果粗算會變成有生石膏5錢入脾胃清熱,1錢入肺清熱的效果。

如果開生石膏6 + 川穹3錢時→→→石膏不歸入肝經→→→→結果會變成石膏3錢入肺清熱、3錢入脾胃清熱→→→→川穹3錢入肝理氣活血→→→→石膏、川穹,二者互不影響。

如果開生石膏6 + 川穹6錢時→→→石膏不歸入肝經→→→→結果會變成石膏3錢入肺清熱、3錢入脾胃清熱→→→→川穹6錢入肝理氣活血→→→→石膏、川穹,二者互不影響。


也就是說,小隨大走原則並無法違反歸經原則,而是在歸經原則下的一種變化,並不是說任何兩味藥物放在一起,都一律會小隨大走。


小隨大走原則特別要提出來,是因為這是藥物配置上的一個鐵則,藥物的配置,無法跳脫這條規則。這個規則指出藥物配伍,必須精簡和不能龐雜的重要性,特別是有科中以來,出現了一個怪現象,就是方++方的開藥方式,很多人不知道這條規則的利害性,以為方中只要有某味我要的主成分,我就把整方開下去,其他無關緊要的藥味,可以忽視,卻不知道這條規則的利害,幾方加起來,不相干的佐使相加起來,有時候比主將還大,整個藥的方向,會被帶去哪裡?絕對超乎你的想像,這種開藥的方法,會變成開一輩子,還是在原地踏步,因為藥味龐雜,導致醫者無法熟悉,掌控病機與藥物之間的聯繫和對應關係。


這並不是說不要用科中,而是可能的話,盡量以單味來加用,避免其他不相干藥味的干擾,除非是急重症或一些特殊情況,否則科中的力量,和水藥比較起來,其實也在伯仲之間,不是無效,而是很多學中醫的人,不知道這條規則的利害,把兵力到處帶開,要治頭,結果把混雜的幾方精算之後,答案其實是開到腳去了,這是現今中醫,用方++方的開藥方式之後,效果變差的一個最大原因。

(出處: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%21dXOO11mWAh1XgGQWUxjvrw--/article?mid=214&prev=70&next=213 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